昨天寫完Vesta的筆記後,突然覺得我順序怪怪的,所以決定從頭寫,輪到Vesta的部分再把它update。
反正就一個一個步驟慢慢走,畢竟我老人腦,也可以避免我之後自己在那邊trial & error,哈哈。
※有些步驟個人判斷比較不需要特別說明,或者網路資源夠多不怕找不到的內容,就不特別寫了。不過想想根本都找得到阿?!
1. 準備虛擬器Virtual Machine(下稱VM)
比較常見的就是VMware和Virtual Box(下稱VB),其他的沒研究就不寫了。
這邊以VB為說明對象,既然要裝Virtual Box,當然是去下載來安裝啊!廢話!
基本上就照環境選擇要下載的主程式,以及套件包(通常是版本對應)。如果你覺得你壓根子用不到套件包,也可以不下載。
相信大家都很懂得怎麼安裝軟體,反正就是一直OK、YES、NEXT到CLOSE。如果有特殊需求在自己調整。
※安裝VB最好放在全英文路徑,避免奇奇怪怪的問題。另外,我實測中文路徑下,套件包會不爽讓你裝。
via Oracle Virtual Box Downloads
2. 準備好要作為Server的OS映像檔
這裡是以CentOS7作為範例,反正就依照個人需求、喜好去找吧!
基本上要架Server,用Minimal就夠了,或者如果是圖形介面重度患者,那就可以下載DVD。
※當然Minimal也是可以之後再裝圖形介面就是了。
Everything,就,Everything,通通包給你。
via CentOS Download
3. 建立VM
其實網路上可以查到怎麼建立VM的流程圖,所以建立到完成都跳過。
總而言之,你就會看到你建立好的VM在清單中了。
但!不要馬上啟動它!我們來調整些設定。
3-1. 掛載映像檔
選擇VM,開啟設定畫面。(紅框處,任選喜歡的方式囉)
切換到「存放裝置」項目,會看到『控制器IDE』下的項目是空的,此時就可以把映像檔掛上去啦。
※也可以等機器啟動後在掛載,但這樣就得再重啟一次,比較麻煩啦。
3-2. 設定VM與本機(主機)的溝通管道
不太會下標題。
總而言之就是,在整個環境建置(LAMP、LNMP..)好之後,本機可以直接輸入VM的IP位置直接查看到網頁。
切換到「網路」選項後,可以看到已經預設了介面卡1的設定。
※網路上也很多透過NAT去做連外設定的教學,這邊就懶人版(?)簡易設定。
切換到介面卡2,附加設定選擇「僅限主機」介面卡、開啟進階,混合模式選擇「允許全部」。
設定完之後,就可以啟動VM啦!
4. CentOS安裝設定
一進去畫面會出現選單,如果不做選擇的話,60秒後會自動執行第一個安裝選項。
等待一段時間後,就會出現安裝畫面的歡迎首頁,選擇語系設定。
前面語系選擇完後,會進到安裝摘要,基本上都會自動判斷並帶出,有需要手動作調整的在進入調整就可以了。
在開始安裝之前的設定,首先點「網路與主機名稱」的項目進去,因為預設沒有開啟網路連線。
進去後請把兩個項目的網路都點開,一個是VM對外的連線,一個則是可以讓本機與VM溝通用。
主機名稱,就是讓網路上的其他裝置識別這台「裝置」叫做甚麼。
以Windows的角度來說,比如電腦的名字叫做「sha的電腦」,在區網的情況下,別人就可以透過網芳知道有一台電腦叫做「sha的電腦」。
※最近WNCY很凶狠阿,網芳或任何遠端登入的功能最好都先關掉吧!XD
回到主畫面後,再點「安裝目的地」進去,基本上就是選擇OS要裝在哪顆硬碟上。
因為是VM所以也只有一顆能選,有特殊需求也可以自行設定分割磁碟。這邊就不特別分割磁碟,點兩下選擇好硬碟後就可以點「完成」離開畫面。
回到摘要畫面,剛剛的警告已經沒了,可以點選「開始安裝」放著跑。
安裝過程中,會先要求設定ROOT(最高權限)的密碼、以及用戶建立。
※通常情況下,建議不要使用ROOT進行操作、安裝之類的事情;請建立一個普通使用者帳戶再去操作系統。
說明一下,
勾選「讓柱為使用者成為管理員」,代表的含意是可以取得ROOT的操作權限,在某些必須取得ROOT權限的安裝項目時,就可以利用自己的密碼取得ROOT權限來安裝。
「進階(A)」選項點開,主要是手動調整使用者的家目錄、UID、GID的設定,以及歸類群組(一個使用者可以在多個群組內)。
沒特別需求的話,可以不用去調整。
ROOT帳號和使用者帳戶建立好之後回到安裝畫面,如果系統已經跑完安裝,就可以點擊【完成設定】。
系統會自己跑完最後一哩路,設定完成後會提示你重新啟動機器,重起完成後就會進入CLI畫面啦~
後續如果本機無法PING或連到VM,請參考這篇 CentOS7 Minimal 網路設定